第七章 扶贫先扶智,招生上的脱贫攻坚战也是公平公正

 新高考志愿填报     |      2021-02-23 11:12
第七章 扶贫先扶智,招生上的脱贫攻坚战也是公平公正
 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,将整体消除绝对贫困,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壮举。 扶贫先扶智,教育是斩断穷根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,在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为了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上大学的机会,高校在招生过程中,通过专项计划、定向招生等方式单独安排计划。

一、 继续实行“三大专项”,高水平大学专项招生计划稳中有升

  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,高校招生中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生源的“三大专项”(国家专项、地方专项、高校专项)政策继续保持稳定。2016至2018三年间,我国“三大专项”录取人数稳中有升,近年一直稳定在10万人以上。
 
数据来源:教育部
  高水平大学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的招生计划人数稳中有升,为农村学子提供了更多上好大学的机会。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的“国家专项”招生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发现,近三年来计划招生人数相对稳定,且有小幅上升。哈尔滨工业大学虽在2018年有较为明显的下降,但2019年也有所回升。
 
数据来源:各高校本科招生网
  教育部在对2020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进行部署时提到,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0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。

二、 公费定向招生,补充中西部农村教师、医生人才

  为了快速补充中西部等贫困地区的某些特定人才,国家和地方在高校招生中设置了公费定向招生计划,主要是教师和医生人才。一方面圆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,另一方面也为这些地区源源不断地补充了优秀的教师、医生等人才,推动了教育、医疗事业的发展。
  近几年,高校招收的公费师范生和公费医学生规模均有所增加。
  2007年起,国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西南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。截止2017年,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.1万人,其中90%的毕业生到了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。
  2018年,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》发布,改进并完善了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,将履约服务期调整为6年,恰好覆盖小学或中学的完整教育周期。2019年,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8441人,比2018年增加2015人。
 
数据来源:云南省招生考试院
  另外,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也带动了各省(区、市)地方公费师范教育的发展。以云南省为例,近三年来,云南省农村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翻了三番,从2017年的356人,增长到了2019年的1163人。
 
数据来源:教育部
2010年起,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补充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,国家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,至今已十年。自2017年,国家免费医学生招生计划明显增加,本科阶段招生计划人数由以前的5000余人,逐步增长到了2020年6822人。